首页 西安医检 检验平台 检验服务 新闻中心 人才招聘 预约查询

检验服务

Inspection Service

检验项目特色平台健康管理服务网点新增项目医学指南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检验服务 > 科普知识 > 详情

医检课堂丨助力成长,益童前行

发布日期:2024-12-25

近期,一则明星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的新闻引发关注,儿童生长发育中的相关问题一直是父母比较在意的健康问题。当父母发现孩子个子比同龄的小朋友矮小,很多家长都会非常焦虑,这是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。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多,我们只有找到真正原因,对症解决问题,孩子身高追赶才能事半功倍。

微信图片_20250103095112.jpg


一、什么是儿童矮小症?

儿童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,同种族、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(-2SD)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(-1.88SD)者,其中部分属正常生理变异[1]

二、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有哪些?

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复杂,主要包括生长激素缺乏、特发性矮小、青春期发育迟滞、家族性矮小、甲状腺功能减低、宫内发育迟缓、特纳综合征等。在矮小症患儿中,生长激素缺乏占比达到32.7%[2]

微信图片_20250103095118.png

矮小症病因统计分布[2]


三、生长激素“三项”检测什么?

01生长激素(GH):孩子身高的助推器

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,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GH能够刺激骨骼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,同时调节蛋白质、糖及脂肪的代谢,从而促进骨骼、肌肉以及器官的生长发育。

GH的特点:

(1)脉冲式分泌(分泌量不稳定,受饮食、运动、应激和血糖等因素影响较大)

(2)刺激IGF-I、IGFBP-3的分泌

0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(IGF-I):生长激素的得力助手

IGF-I主要在肝脏中产生,是GH的主要效应分子。它不仅继承了GH的促生长作用,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,还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代谢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。

IGF-I特点:促进骨骼生长;昼夜分泌较稳定;受GH和营养状况调控

0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(IGFBP-3):IGF-I的运输车

IGFBP-3是血液中IGF-I的主要载体,它与IGF-I结合后,可将血液循环中的IGF-I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,发挥其生物学效应。IGFBP-3能够通过与IGF-I结合从而调节IGF-I的生理活性。 

IGFBP-3 特点:结合>90%的IGF-I;日间分泌较稳定;受GH调控

微信图片_20250103095120.jpg


四、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开展生长激素“三项”检测的全方位应用


1.筛查——儿童体检/生长发育状况评估和初筛

中国儿童健康体检专家共识》建议,应在婴儿期至青春期之间进行一次GH、与IGF-I检测,有助于儿童的生长监测和发育迟缓筛查,为营养、睡眠、运动补充等提供指导[3]

2.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剂量的调整

在治疗过程中,应维持与IGF-I水平在正常范围内。在依从性较好的情况下,若生长情况不理想,且与IGF-I水平较低,可在批准剂量范围内增加rhGH剂量;在最初治疗2年后,若血清与IGF-I水平高于正常范围,特别是持续高于2.5s,可考虑减量或停药[4]

3.治疗监测——指导重组人生长激素(rhGH)治疗方案

IGF-I、IGFBP-3组合检测可评估rhGH 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,并遵循rhGH治疗的个体化原则调整剂量[5]

联合检测IGF-I和IGFBP-3水平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。IGF-I水平显著降低,可考虑生长激素缺乏,但是不能完全排除GH-IGF-1轴异常;IGFBP-3的水平变化与IGF-I相似且对于3岁以下的生长激素缺乏症(GHD)儿童诊断有意义[6]


五、家长对待小孩的身高一般有哪些认识误区呢?

01误区一:盲目等,“晚长”概念

孩子3岁时身高与最终身高相关达80%;如果孩子在3岁时未能追赶上其他正常孩子身高,最终身高有可能同样落后。晚长不是普遍现象,不能盲目等待。

02误区二:父母高,孩子不会矮

孩子的身高受多种因素影响:其中遗传因素只占70%左右,还有30%左右受其他因素影响。如果孩子在3岁时身高不达标则须及时到医院相应专科咨询就诊。

03误区三:孩子检查正常,就是身材矮小,不需要治疗

常规检查结果正常但身材矮小,临床上称之为特发性矮小,是儿童期导致矮身材最常见的原因,包括家族性矮小,须及时就医咨询。

生长激素“三项”检测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态的重要工具。通过这项检测,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生长相关疾病,并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。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定期进行生长激素“三项”检测是非常必要的。让我们一起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,为他们的健康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参考文献:

[1] 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, 沈永年, 王慕逖。 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 [J] . 中华儿科杂志, 2008, 46(6) : 428-430. DOI: 10.3760/cma.j.issn.0578-1310.2008.06.107.

[2] 孟桓申, 王雪峰. 儿童矮小症病因的现代文献分析[J].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, 2013,  5(06):494-495.

[3] 石琳, 张玉琴, 陈强等. 中国儿童健康体检专家共识[J].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, 2022, 37(08):561-56.

[4] 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.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[J]. 中华儿科杂志, 2013, 51(6):426-431.

[5] 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。 中国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治指南 [J] . 中华儿科杂志, 2024, 62(1) : 5-11.

[6] Thais H. Inoue-Lima,Gabriela A. Vasques,Marilena Nakaguma et al.A Bayesian Approach to Diagnose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in Children: Insulin-Like Growth Factor Type 1 Is Valuable for Screening and IGF-Binding Protein Type 3 for Confirmation[J]. Horm Res Paediatr, 2020, 93:197-205.


撰文丨市场部 欧双燕

部分图片来源丨摄图网

辑丨曹星星

审核丨普检部 董旭才

上一篇:医检课堂丨世界糖尿病日:糖尿病与幸福感,基层防治是关键

下一篇:医检课堂丨肺结节血液检查肺癌七抗特惠活动来啦

返回列表

首页

检验平台

检验服务

预约查询